云南省奶牛常見寄生蟲病及其防制
楊建發(fā)1,信愛國2,楊仕標2,王金萍2,趙文華2,白文順1*
(1 云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1;2 云南省畜牧獸醫(yī)科學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12)
云南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常青,降雨雖多,并不潮濕,非常適合奶牛業(yè)的發(fā)展[1]。近年來,云南省加大了荷斯坦奶牛規(guī);B(yǎng)殖場、合作社和養(yǎng)殖小區(qū)的建設;通過改良本地水牛和黃牛,奶水牛和奶肉兼用型西門塔爾牛數量逐年增加;牦牛奶、肉制品深受藏民和游客喜愛,牦牛飼養(yǎng)量穩(wěn)中有升。云南省荷斯坦牛單產量低于全國的平均值0.47,排名僅第25位(2007中國農村統(tǒng)計年鑒)。導致單產低的原因很多,筆者認為寄生蟲病是主要原因之一。
寄生蟲感染奶牛,消耗飼料營養(yǎng),營養(yǎng)吸收下降,引起局部或者全身性病變,影響生長、發(fā)育、繁殖,降低生產性能,嚴重的造成死亡,有的還可能散播人獸共患寄生蟲病。由于奶牛對寄生蟲的耐受較其他動物強,飼喂營養(yǎng)較好,寄生蟲的危害不易被人察覺和重視[2]。筆者總結2008年以來開展的奶牛寄生蟲病調研結果,提出在監(jiān)測的基礎上實施驅蟲。根據監(jiān)測的寄生蟲種類、強度,制定一個經濟、合理的預防治程序,將奶牛寄生蟲感染控制在一個可以忍受的水平,提高奶牛健康,保障奶制品安全。
一、常見和危害嚴重的寄生蟲病
1、原蟲類寄生蟲病
弓形蟲、新孢子蟲、球蟲和隱孢子蟲是奶牛危害較大,較為常見的寄生性原蟲[3,4]。
弓形蟲主要寄生于血液和內臟組織中,其感染具有重要公共衛(wèi)生意義。弓形蟲病大多呈隱性感染,臨床上引起高熱、呼吸困難、早產和流產等。采集大理州、昆明市、德宏州、保山市和香格里拉縣荷斯坦、奶水牛和牦牛血清365份,陽性樣品43份,陽性率11.8%,各地弓形蟲抗體陽性率有差異較大,最高達54.8%(17/31)。在自愿的情況下,檢測19份飼養(yǎng)員和獸醫(yī)血清,弓形蟲抗體全部為陰性。
新孢子蟲寄生部位和致病機理與弓形蟲相似。新孢子蟲病是引起加利福尼亞奶牛場奶牛流產的主要原因之一[5]。檢測昆明市荷斯坦奶牛血清96份,新孢子蟲抗體陽性血清7份,陽性率7.3%,比張昌盛等[6]檢測的北京、河北18.1%和23.6%低,比沈莉萍等[7]檢測的上海5.1%高。
奶牛球蟲病是由球蟲寄生于腸道引起的以出血性腸炎為特征的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明顯效果。隨著奶牛養(yǎng)殖集約化的發(fā)展,此病危害風險加大。
隱孢子蟲主要寄生于小腸后端,是世界性分布的人和動物腹瀉的重要病原之一。一些奶牛場采用地下水,應加強該病的監(jiān)測。
2、吸蟲類寄生蟲病
吸蟲感染一般呈慢性經過,引起產奶量及乳品質下降,影響奶牛生長、發(fā)育、受孕和產犢等,嚴重者導致死亡。從昆明、大理、紅河、德宏、保山、曲靖和迪慶等地區(qū)采集的895份新鮮糞樣,經自然沉淀法,檢出吸蟲卵570份,檢出率63.7%,最高檢出率96.7%(22/23)。經鑒定,病原主要為片形吸蟲和前后盤吸蟲。
片形吸蟲主要是大片形吸蟲和肝片形吸蟲,寄生于肝臟和膽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病和膽管病,伴有全身性中毒和營養(yǎng)障礙,一般呈地方性流行。肝片形吸蟲也會感染人。成年牛輕度感染一般不出現癥狀,犢牛只要輕度感染就會出現癥狀。
前后盤吸蟲病是由前后盤科的多種前后盤吸蟲寄生在反芻動物的瘤胃和網胃壁上引起的疾病,成蟲致病力不強;童蟲感染非常嚴重時,也會引起死亡。
吸蟲卵檢出率較高的原因:其一,云南省內許多溝渠河流四季流水,適宜寄生蟲和中間宿主的淡水螺等在體外生長、繁殖。直接飼喂青綠飼料和放牧,牛只有感染肝片吸蟲和前后盤吸蟲等潛在危險[8、9]。大理州還要注意血吸蟲感染[10]。其二,吸蟲的生長周期長和生活史復雜,蟲卵對環(huán)境不利因素抵抗力強。其三,即使重視圈舍衛(wèi)生的養(yǎng)殖場,對糞便等排泄物也未完全進行充分發(fā)酵,殺滅蟲卵。最后,驅吸蟲的藥物種類較少和驅蟲譜較窄。商品化的藥物,如硝氯酚(拜耳9015)、吡喹酮、硫雙二氯酚等,多年重復使用,可能已產生耐藥性。硝氯酚和丙硫苯咪唑僅對肝片形吸蟲成蟲有效,對童蟲無效和效果差;吡喹酮對血吸蟲特效,但對肝片形吸蟲效果不好等。
3、消化道線蟲類寄生蟲病
云南省氣候溫和,非常適宜線蟲幼蟲體外發(fā)育。消化道線蟲種類多,寄生于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引起胃腸炎或消化機能障礙,患病牛個體消瘦、貧血、下痢,嚴重的導致死亡。對昆明、大理、紅河、德宏、保山、曲靖和迪慶等地區(qū)采集的895份新鮮糞樣,進行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測,檢出線蟲卵248份,檢出率27.7%,局部最高檢出率達57.7%(86/149)。經鑒定,病原主要為捻轉血矛線蟲、食道口線蟲、犢新蛔蟲、仰口線蟲和類圓線蟲等。
捻轉血矛線蟲引起真胃的炎性病變,成蟲分泌的毒素干擾奶牛的造血功能,造成消化道的蠕動和體內碳水化合物代謝的紊亂。據報道,2000條捻轉血矛線蟲寄生時,每天吸血可達30mL,該值尚不包括蟲體離開后流失的血液。
食道口線蟲的幼蟲階段鉆入腸黏膜內形成結節(jié),故又稱為結節(jié)蟲病。幼蟲階段的機械損傷和成蟲分泌的毒素,可造成腸壁的炎癥。
犢新蛔蟲寄生于6月齡以下犢牛小腸,該病分布世界各地,對奶水牛犢牛的危害較大和常見[11]。感染少時,可自愈。
線蟲卵檢出率較低的原因:市場上的驅線蟲藥品種較多,價格也較為便宜,許多牛場實行春秋兩季伊維菌素類驅蟲。
4、體外節(jié)肢昆蟲類寄生蟲病
云南省極冷極熱天數較少,一些養(yǎng)殖場環(huán)境差,糞尿亂堆,容易孳生蠅、蚊、虱、螨等。它們繁殖能力強,數量多,活動范圍廣,侵襲和寄生奶牛時,擾亂采食行為,同時奶牛無法安定休息,對生長、發(fā)育、生產等活動帶來極大危害。同時,能傳播其它病原。體外寄生蟲感染與季節(jié)、飼養(yǎng)管理水平關系很大,奶水牛常見和危害嚴重的體外寄生蟲是血虱和疥螨。
2010年,云南省發(fā)生特大干旱,部分成年牛有塊狀皮膚病變,按螨的診斷,在顯微鏡下,發(fā)現大量疥螨和蟲卵。2011年3月,在對騰沖和德宏的調研中,觀察到部分奶水牛血虱感染嚴重,牛只體表有大量成年血虱和蟲卵。
二、寄生蟲病的診斷和監(jiān)測
目前,我省部分奶牛場采用春秋兩次“定期驅蟲”。“定期驅蟲”有很大的盲目性,驅蟲效果評估較困難。按我國行業(yè)標準,一般抗吸蟲藥物的廢奶期為10-60d。如果進行不必要的驅蟲,不僅帶來藥物、人力和物力等浪費,導致耐藥性產生和牛奶廢棄,甚至可能由于濫用藥物帶來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問題,而干奶期驅蟲又可能影響胎兒發(fā)育[2]。
1、糞樣寄生蟲檢查
寄生于胃腸道,或者一些寄生于肝膽、血液的寄生蟲,通過糞便排出卵或卵囊。采集新鮮糞樣,通過飽和糖/鹽水漂浮法和沉淀法檢測奶牛糞樣中的寄生蟲蟲卵或卵囊,評估寄生蟲感染類型和強度,該方法經濟、可靠、易操作,對牛只應激小。不利之處是難以鑒定寄生蟲的種類,并且檢測結果受寄生蟲的發(fā)育繁殖階段(是否是排卵時期)等影響。通過麥克馬斯特法對蟲卵和卵囊計數,計算其EPG或OPG(每克糞便中的蟲卵或卵囊數量),初步確定寄生蟲感染強度。
2、采集血液檢測寄生蟲
通過血清免疫學試驗,檢測影響流產或危害人類健康的新孢子蟲和弓形蟲等血液內寄生蟲。涂片染色法,檢查附紅細胞體、巴貝斯蟲等。
3、蟲體收集和鑒定
采集體表寄生蟲,或者利用解剖死亡牛和屠宰淘汰牛,采用寄生蟲學完全剖檢法收集各個器官蟲體,進行形態(tài)學和分子生物學鑒定,能比較系統(tǒng)、全面了解寄生蟲種類和感染強度,準確鑒定寄生蟲種類。
2010年度,在一家宰牛戶,收集4頭牛的胃腸內容物(農戶散養(yǎng)荷斯坦奶牛,2頭成年母牛,2頭小公牛),2頭檢出前后盤吸蟲,1頭檢出肝片吸蟲;3頭檢出大量捻轉血矛線蟲、食道口線蟲和毛尾線蟲。在一屠宰場,收集到大量前后盤吸蟲和肝片吸蟲。嚴重者,1頭牛感染肝片吸蟲成蟲四百多條,1頭牛瘤胃感染前后盤吸蟲成千上萬條。
建議實施在監(jiān)測的基礎上開展驅蟲。每年開展3-4次新鮮糞樣和1-2次血液的寄生蟲病診斷和監(jiān)測。根據監(jiān)測、診斷或調查結果,了解奶牛場寄生蟲感染的動態(tài)及驅蟲效果,確定是否有驅蟲。如要驅蟲,再根據監(jiān)測的寄生蟲種類和強度,選擇相應藥物實施安全、有效的驅蟲。
三、綜合防制措施
奶牛寄生蟲種類較多,吸蟲、線蟲、原蟲、體表寄生性節(jié)肢昆蟲,生活史復雜。國內外沒有一種藥物可防治奶牛的所有寄生蟲病?茖W、合理的奶牛寄生蟲病防治,不是一個簡單的喂藥、驅蟲工作,其防治效果主要是由奶牛寄生蟲種類、藥物種類和驅蟲規(guī)程及奶牛生理和生產特點等因素決定[2]。
1、加強宣傳和培訓
加大對獸醫(yī)的科技培訓,提高養(yǎng)殖人員對奶牛寄生蟲病的認識,讓養(yǎng)殖人員真正認識到其特點和危害,懂得如何防制。試驗示范,提高寄生蟲病防制的效果和效益。
2、推廣補飼和青貯飼料
云南省荷斯坦奶牛一半以上農戶散養(yǎng),奶水牛、西門塔爾牛和牦牛大多數施行農戶散養(yǎng)和放牧。干草和青貯飼料經過干燥或發(fā)酵,多數寄生蟲幼蟲和蟲卵被殺死,調整飼料類型,可以降低奶牛感染寄生蟲病機率。
3、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和糞便無害化處理
常用的消毒劑對寄生蟲蟲卵和卵囊?guī)缀鯚o效。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是減少或預防寄生蟲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經常清除糞便,可減少奶牛與蟲卵、卵囊和幼蟲的接觸機會,有效地降低寄生蟲等病原體散播。糞便集中堆積發(fā)酵,利用生物熱殺滅蟲卵、卵囊和幼蟲,也會殺滅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或媒介等。一些牛場實行封閉式牛場管理,施行“糞便—草料”循環(huán),未充分發(fā)酵殺死幼蟲和蟲卵,造成寄生蟲的“牛體內寄生—環(huán)境內發(fā)育”的惡性循環(huán)。
4、制定安全有效的驅蟲規(guī)程
結合診斷和監(jiān)測結果,以高效、低毒和使用方便等的原則,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用藥,實行口服、注射、涂搽和噴灑等相結合。選擇驅蟲藥。原蟲類預防藥物,主要有氨丙林、磺胺類藥和抗菌增效劑等。針對線蟲和吸蟲類,可選用丙硫咪唑、左旋咪唑、伊維菌素和三氯苯唑、氯硝柳胺、硫雙二氯酚、吡喹酮等。體外寄生蟲對藥物抵抗力強,難以根治;一旦發(fā)現,立即用藥。藥浴效果最好,噴灑治療最方便。建議用敵百蟲、螨凈、雙甲醚和伊維菌素等噴灑,注意牛只舔食中毒,用2%的NaOH等環(huán)境消毒。
5、引進牛進行隔離檢疫和驅蟲
當從外購進奶牛時,先將購進牛只隔離檢疫和寄生蟲檢查,結果正常,再飼養(yǎng)半個月以上才能混群。筆者曾對一個剛建好的合作社進行糞樣寄生蟲調查,發(fā)現吸蟲感染率高達71.4%,線蟲感染率28.6%,疑為引進前牛只已感染。
要有效控制奶牛受寄生蟲感染,必須長期重視寄生蟲病的監(jiān)測和診斷,加強宣傳和培訓工作,改變不良的飼養(yǎng)和放牧習慣和方式,集中糞便充分發(fā)酵,消滅和控制外界環(huán)境中的病原體及其中間宿主和傳播媒介,施行科學、合理、安全地驅蟲等各種綜合防制措施。
參考文獻
[1] 毛華明.云南發(fā)展百萬奶?尚行苑治鯷J],云南畜牧獸醫(yī),2008,A02:6-9.
[2] 廖黨金.我國奶牛寄生蟲病現狀與防制戰(zhàn)略[J],中國奶牛,2006,8:37-39.
[3] 李健,劉俊平,王巧全,等.進口奶牛中主要原蟲病的疫情調查[J],中國動物檢疫2008,25(4):29-30.
[4] 洪雷,畢運龍,張應國,等.云南家畜弓形蟲感染的血清學調查[J],云南畜牧獸醫(yī),1996,1:15-16.
[5] 劉伯淳譯.新孢子蟲樣原蟲感染為加利福尼亞奶牛流產的重要原因[J],國外獸醫(yī)學-畜禽傳染病,1992,12(1):60-61.
[6] 張昌盛,劉群.奶牛新孢子蟲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6,42(6):3-5.
[7] 沈莉萍,劉佩紅,徐鋒,等.上海地區(qū)奶牛犬新孢子蟲病血清學抗體檢測[J],中國獸醫(yī)寄生蟲病,2006,14(2):14-16.
[8] 楊建發(fā),李樹榮,李文貴,等.昆明某奶牛合作社奶牛感染肝片吸蟲及其防制建議[J],云南畜牧獸醫(yī),2007,3:32-33.
[9] 廖黨金,汪明,文豪,等.中國奶牛寄生蟲病及蟲種資源研究[J],中國奶牛,2009,8:11-16.
[10] 杜杰亮,丁福先,趙榮春.洱源縣奶牛血吸蟲病疫情分析[J],中國獸醫(yī)寄生蟲病,2007,15(6):55-57.
[11] 趙恩科,左新.淺析犢牛新蛔蟲病防治[J],中國獸醫(yī)寄生蟲病,2005,13(3):47.
資助項目:云南省現代農業(yè)奶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項目(云農科[2009]53號)
作者簡介:楊建發(fā)(1975-),男,云南省武定縣人,主要從事動物寄生蟲學科研和教學工作,jsc315@163.com。
*為通訊作者:白文順(1971-)女,納西族,云南麗江人,主要從事反芻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研究和教學工作。